2008/09/23

雅虎新加坡_F1首頁動畫

這次接了雅虎新加坡的首頁動畫製作,由於是第一次跟雅虎新加坡合作,所以態度上不免有些謹慎小心,畢竟首次合作總是希望彼此留下好的印象,來回溝通的次數也比之前雅虎奇摩來的多很多,不管是參考、腳本還是動畫部分...

動畫主題:F1賽車
初提
腳本一
logo底下出現一截一截柏油路車道,然後一面黑白間格大旗揮過,出現321數字,然後一跑車衝出來。腳本二
一跑車由右往左開過來,幾個技工衝過來幫忙修理,有輪子滾過來,車身裝置組裝,完成技工跑開,車子開始奔跑。

最後的腳本
從左到右賽車跑過去,然後停下後加個油,加油的同時, 驚嘆號變方格旗子然後賽車又跑過去,跑過去的速度讓旗子轉動變回驚嘆號,然後最後車子停在logo下,車手擺出勝利手勢。

Flash動畫 雅虎新加坡

2008/09/03

2008年popphoto.com 美國十大婚禮攝影師(一)

Jim Garner
地點:西雅圖
網址:jgarnerphoto.com

當Jim Garner 還在念藝術學校的時候,有一段他與教授的交流。“我問教授, 你會使用什麼樣的底片拍攝婚紗呢?然後老師回答“唉,你怎麼會有拍攝婚紗的念頭? “Garner回憶著。 “教授的這樣回答,讓我一度有逃避婚紗攝影的想法”。 這樣的回憶,相信現在許多成功的婚紗攝影師都曾經遇過。 Garner 畢業後在西雅圖的公司,擔任商業攝影師,而拍攝婚紗成了他的兼職。直到1999年,與他掌管婚紗攝影業務的妻子,一起經營了全職的婚紗攝影。將近十年後,Garner在西雅圖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極佳的商業模式:讓他成名的是由故事組成一系列的相片,而不是個別的拍攝作品。舉例來說,可能會有一系列的照片,來專門拍攝“香檳”再到“豪華轎車”, 最後“到達” ,諸如此類。 他要求客戶盡量放慢動作,讓他來捕捉一些精采畫面。“與其讓婚禮快速如旋風,不如我們來些有趣的” ?他說。 “就像一起在吧台喝香檳,大家是如此措手不及導致不能放鬆享受,你無法相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還能打入他們心裡,讓他們很放鬆地入鏡” 。 他的做法不僅已見成效,並且贏得WPPI獎在2007年和2008年最佳相簿。 Garner的成就,已讓他們取得更高層級客戶的信任。但是,他強調,每一個新娘收到的都會是最高品質的照片。 “就算最是最簡單的位置,或最單純的新人,我們仍可以從中捕捉到韻味 ”。 “不管評價如何,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Garner補充道。 畢竟,這是西雅圖。




Ben chrisman
地點:舊金山
網址: benchrisman.com

chrisman不跟隨時尚主流的的風格,吸引了很多顧客,這正是他的寫照-年輕,成功,和“怪異”。 在他的早期攝影生涯中,chrisman 嚮往的是當一個戰爭攝影師。 但這個想法從來沒有得到實現,他勉強自己開始思考拍攝婚紗。 “我進入婚紗攝影,不像其他婚禮攝影師準備那麼充分,發現自己還是有所不足”,他說。 “所以我決定做完全不同於他們的一切,我只拍我自己所看到” 。 他致力於以找出風趣俏皮的細節來拍攝婚紗(比如新郎在車邊抽著香菸,看著坐在停車位欄杆上他美麗的新娘) ,這樣的想法及構圖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 “有時我卻要說服我的客戶,盡量拍些傳統一點的婚紗,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拍些傳統婚紗,我怕他們的父母會瘋掉, ”他說。很多時候,他與新人會維持長久的關係。 有一對夫婦,在拍攝許多年後還邀請他到他們家過感恩節。 “這很有趣,我通常會在他們最快樂的一天,遇到他們 ”他說。 “而且當天他們拍起來會很神奇” 。




Jose Villa
位置:聖巴巴拉,加州
網址:
josevillaphoto.com

Jose Villa 將總部設在加州,而他們一直以來堅持以底片拍攝。他說 “這裡可能是少數堅持以底片拍攝的工作團隊"。 而這個與眾不同已慢慢變成一個極佳的市場定位。

夢想著質感婚紗照的新娘們,為了追求高品質且穩定的拍攝品質開始找上這個團隊。 當使用數位系統的攝影師們,可能會在一場婚禮中拍攝不下數千張照片,但由於底片的高成本,而我們卻
從來沒有超過800張。 這層顧慮讓他更加仔細構圖。

"他說“此時的我是在創作,而不只是按快門 ”。 “制式”的攝影不太可能有內涵,
Jose Villa所強調的是美感,就像出現在婚紗雜誌的照片,而不是讓婚禮像一場攝影研習。“而女人通常就想拍那樣 ”Jose Villa解釋著。 “因此,當她們看著我的作品時,她們會感同身受並認同”。

Sking Hair Salon 週年生日快樂

Sking已經一週年了
轉眼我們也從新朋友變成老朋友了
看著裡頭的設計師個個長大
展現自己精湛的手藝
而帶頭的那位老大也"長大"了一歲
還有依然熱血的sunny也在此工作滿一年了
想想也就該來個小改版



↑這次網站改版保留了大部分的原味,右邊的資訊多了,我把設計師拿到首頁來讓大家更熟悉,最新消息跟電子報部分,是SKING很堅持的"與客戶互動模式",而把資訊列弄成黑白的,是為了保留左邊畫面精采的呈現,而不會互相影響。

話說改版真是個苦差事
一年前,跟sunny想破頭
想要如何表現出這家精品髮藝沙龍 跟人家不一樣的想法
就在我們討論陷入僵局之際
那位老大竟然邀請我坐上"手術台"
親身經歷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同

不過以下這個秘密 我埋在心裡好久
就連sunny我也沒說

身為設計師
我深深地以為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髮型
在美術系畢業那年 我剪掉了及肩的長髮
那是個自以為藝術家的覺醒
代表一種入世 畢業後將不再獨善其身
而滿懷熱血想要用藝術美化整個社會
從此短髮跟著我進入了黑暗的社會
一陣子後
我突然對當年自己剪掉長髮的舉動 開始沾沾自喜起來
因為幾乎每家廣告公司都要熬夜加班
沒能回家洗澡睡覺 是經常發生的事
或許那頭長髮留了下來 可以嚇唬很多客戶
但幾天不洗澡後 那可能會更像是喀藥過量的流浪漢

不 ! 我沒忘了要用美感化社會的重責大任....
只是設計師的工作 通常只能感動催稿的AE們(他們也想回家!)
這下可好! 越是想把設計發揚光大
待在辦公室電腦桌前的時間就越多
尤其 當你升上總監或主管之後
你面對的就是無數新人的提問
跟數不清的電腦螢幕.....orz

終於 ...不用出門見客戶了
因為時間已經被無數個案子所淹沒
而為了不用整理頭髮
我也終於理了光頭....T^T

就這樣 我的極短髮 不再需要思考要什麼造型 不再需要花時間看髮型書....

回頭來說
我不是坐上了"手術台" 準備任人宰割了嗎?
因為太久沒進髮廊給人剪頭髮 更別說什麼髮型設計了
正當想要學人家 拿本雜誌來參考
沒想到
小妹送來我手上的是一本"國家地理雜誌"
orz...不會吧 西藏的 雲南的 蒙古的 這些髮型都很"出世"啊....
沒想到 正當我"囧"的時候...
這位幫我剪髮的老大 問了我
"去過九寨溝了否?" 接著 用極利落的刀法 下手了
我心想 "哇咧 ! 髮型是不用討論逆?"
正想著的當下
他又說"你的頭型很適合超短髮 我已經想好你的髮型了"
"是喔?"只能乾笑回應這位老大
好吧 !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
"不要讓我失望啊~"我放棄掙扎 硬是回了一句

約莫30多分鐘過後
我從鏡子裡看到自己正在發光
不說笑 咦?發光是有點誇張了
但....該怎麼形容呢?
姑且這樣說好了
鏡子裡的那個人才是我啊

對不起 我很想用正常的方式來表達
但我剪了30年的頭髮
大家原來鎖習慣的模式
卻都是別人的髮型
套在自己的身上罷了
看著鏡中的自己 我飛快地陷入回想

"9號設計師您好~ 我要剪裘德洛阿飛正傳的那個造型 "
"恩~王牌設計師吼!我今天想弄個夏天的髮型 就像原味的夏天那個...."
"什麼?頭髮太硬?要彈性燙一下?燙完還要染? 蛤? 就是今年最流行的金城武捲捲頭?".....


回憶就這樣咻咻地掃著腦袋瓜
看著鏡子 原來我該長這樣
髮型對了 什麼都對了
嘴角不經意又笑了
步下了"手術台"
親身體會了把藝術如何畫為生活態度
之後的一年 我就這樣成了常客、熟客、老朋友....隨便吧!我很喜歡這裡 就這樣!


這個網站改版又有什麼關係呢?
對!沒什麼關係~我只是想要說"網站改版"很難.....
因為從那次的理髮經驗來看
我已經一年沒換過別的髮型了
(正確講 就差不多以那次剪的為基礎去修剪...走到別家 設計師也覺得這樣最適合我 都很有默契 剪完還是又恢復原來的形狀)
所以我就覺得這裡的網站該長這樣啊....XD

開玩笑的啦
因為一開始網站的設計就是為了忠實表達店內的紛圍
所以我用了別家不用的減法設計
(別人的網站什麼都有 什麼都要大大的)
而我幫他們設計的網站
訴求很直接 我們放了很多照片
就是為了要讓消費者有親臨實境的感動
"淡水很美 這裡也不錯 有時間就來坐坐"
不覺得 強烈呼應了 那位老大當初直接叫我上"手術台"試試看的景象嗎?

店裡的陳設不光是為了剪髮
沒事 你也可以在這邊欣賞老闆蒐藏的藝術品 喝杯養生茶
話說回來.....
"沒事 來淡水坐坐"是網站設計主軸
卻也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我可是目睹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客人
不剪髮 光是來聊天喝茶看藝展

藉由這次改版
把他們店裡的設計師再拿到首頁去重新介紹一番
下次你們看到他們 就不會覺得陌生了



相關連結:

11/16 SKING Art Salon 美學與時尚的邂逅
這是網站剛完成的樣子,我也寫下當時對於這群"創作者"的感動

10/15 淡水夜拍
製作網站期間,前往淡水拍攝照片,順便參加他們網站的修正會議

9/28 快看天空!
就在幫網站設計主軸定調的時候,我親眼見到了淡水小鎮無與倫比的美麗,那片無瑕的天空,襯著淡水河邊的老榕,而小舟靜靜地躺在河上。三者互不隸屬,湊在一起卻又那般和諧,這也成為了Sking的主要視覺元素。

9/16 全新裝潢 初試賣!
這次也是為了收集資料而來到淡水,我,拿著相機想要記錄些他們工作的情形。

2008/06/03

Music ft. POP -- 法國創意奇才So Me

Justice - D.A.N.C.E
director: Jonas and Francois @ 75
graphical designer: so me


裡面正在行走的人正是Justice的兩位成員Gaspard Augé and Xavier de Rosnay ,
其中出現的立體十字架正是Justice的代表圖騰。


相信已經很多人看過這支mv了(是老梗了...我知:P),Electro Disco也已延燒好些時日,
引人矚目的除了07年mtv最佳錄影帶藝人獎獎項。還有背後的創意主謀者
So Me (France)。

So Me本名Bertrand Lagros De Langeron,出生於1980年,
與音樂廠牌Ed Banger關係密切, 是為該品牌的形象塑造者,
網路上對於他的介紹並不多,作品所佔的篇幅遠超出於個人。

在D.A.N.C.E 導演Jonas and Francois和So Me的訪談中提到,
他們很早就有了完成這創意的共識,
拍攝實景花了一天的時間,由So Me提供視覺素材,
包含藏有像是唱片廠牌或是So Me自己本身的圖樣,
後製花費約三個星期,主要在於影片中的動態還有T恤上的合成,
希望能夠呈現出自然的律動,之後產生出兩種結局不同的版本,
只可惜original的版本連結都已失效:(


mv中數款So Me設計的T shirt款式甚至製作成成品,
並在
Sold OutColette等網路和實體通路中販售,
氣勢完全不輸於mv走紅的程度,瞬間售磬。

除此之外,So Me與其他潮流品牌與藝人的合作也讓人印象深刻,
像是Revolver jewelry中的“The All-Seeing Eye”以及
Kanye West 的Good Life這支清新(?? XD)充滿塗鴉的music video ,
兩人結識倒有段不鬧不相識很妙的小插曲。

Kanye West - Good Life



而Justice的DVNO也在
honeyee以"SO ME did it again... "披露,
翻玩各大企業logo的創意,So Me可是箇中好手。

Justice-DVNO




而近期的Stussy 2008 CUSTOMADE OUR GANGS #1 中也能看見他的創作,
+41合作的 SO-ME+41=Justice 也是傑作之一,
對於So Me這樣恣意狂放戲謔又不失幽默的創作氣息,
當音樂、影像、次文化結合在一塊時,(喔 對了~So Me也有自己的音樂作品)
真讓人好奇的這位巧妙揉和各種元素且悠游其中,
創意源源不絕的奇才,下一個計畫會是什麼?

後記:上述創作並無時間先後順序,如果有熟悉潮流的達人們看到此文可別見笑:)
5416

2008/04/27

FASHION, MUSIC, VIDAL SASSOON

看到了理想中影片與網站結合的作品,非常興奮想要分享!
專案告一段落後,終於有時間空下心編寫簡單的心得。


FASHION, MUSIC, VIDAL SASSOON
http://vidal.jp/top.html


瀏覽的方式挺有趣的,首先載入的五支影片依序撥放,也可透過點選呈現,
轉場效果流暢寫意,即使影片檔案稍大,但是卻讓人心甘情願一一瀏覽完畢。


與芭比娃娃合作推出真人造型娃娃

Collaboration

本次VS的主題是《FASHION, MUSIC, VIDAL SASSOON》,
請來了三位知名人物合作,但焦點全在安室這位橫跨世代的時尚icon,
三人結合的傑作就是這次安室新出的60's 70's 80's,(而且分別由不同的導演掌鏡!)
60's galactic glam 70's 的hippy glam 80's black glam




如果認同安室本身的音樂造型穿著打扮,很難不被吸引住!
看著影片中的安室女神巧笑倩兮,搭配仿造各年代所代表的look,
有點難以想像背後的商品僅是頂上造型品而已,而是將自己化為時尚的表徵,
也許觀賞者不見得會記住旗下商品有哪幾樣(我就是如此:p),
但是這些eyecandy還有音樂聲光已經充分收買了原本不見得是VS愛用者的心^^。




360 snap : 在架設50台照相機的攝影棚內拍攝而成

另外還搭配其他實體活動,其中有一項已經截止內容不得而知。
但是在網站上仍能看見其他兩項活動,一項是karaoke contest,一項是360 snap,
VS在鬧區設置了一座小型攝影棚,在圓形的舞台周圍架設50台相機,
參與者可留下如巨星般的影像。
這樣的活動很好玩的是,參與的群眾很多都是無預期的狀態下被吸引的,
也許是跟三五好友逛街時的新發現,
盡情參與玩耍後還可以上網觀看自己留下的以及其他人留下的片段!

讓人想到07年XBOX360為宣傳新遊戲Blue Dragon所推出的活動 Big Shadow
遊戲中主角的影子會幻化成巨龍戰鬥,而透過網站,
瀏覽者可以透過網路操控投影與街頭的群眾互動,
巨量化的龍型投影襯上實際尺寸的真人,不管是透過螢幕或是親身目睹張力都很懾人,
不過我很喜歡一群人無畏巨大的魔掌義無反顧地跳著類似parapara舞 XD




Big Shadow http://bigshadow.jp/entry/

此外還有
Youtube 日本舉辦的neta battle --Youcube project

2008 http://gtinc.jp/award2008/netabattle/jp/
2007 http://www.youtube.com/user/netabattle

在小小的立方體中(白色的好可愛),準備好一段節目,舞台就是你的了,
一樣在渋谷熙來攘往之處, 既然是杯頭當然就有評比啦,
看到日本年輕人這麼多特立獨行怪怪的風格,還真的開了眼界@@
以前是辦活動的人要想內容取悅觀眾,現在準備好一個舞台一個放送的機會,
特別還強調的是短短的三日內有三萬人以上會觀賞這段表演
(路上行人不含點擊數,追求觀賞人數可是很刺激的>0<)

觀眾們自己就會來貢獻千奇百怪的內容啦!(這就是所謂的xx2.0嗎?)

逛街閑晃也能遇見網路,在家上網時也能與街頭的人互動,
也能透過虛擬的舞台表達自己,
不過現在台灣好像比較流行在家裡上傳自拍的影音照片的樣子,
比起來日本人比較習慣用手機上網,
也許哪天在台灣街頭也能遇見這麼有趣有生氣的景象。

部落眼